當前位置: 首頁 > 資料 > 競爭情報

世界各國智能電網發(fā)展的不同模式及趨勢

電力網發(fā)布時間:2020-01-10 22:16:30



  近幾年,隨著以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比例不斷增加,全球能源系統(tǒng)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發(fā)電已逐漸成長為某些國家電力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在能源中的比例,大力發(fā)展分布式能源供應,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主要工作內容。

  “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應運而生,世界各國除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外,運用信息、通訊技術,有效平衡電力供給與需求的智能電網技術和高效能儲能技術,也是發(fā)展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fā)電的重要驅動力。

  目前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也就是“智能電網”的發(fā)展階段。而對于智能電網的定義和發(fā)展模式,各國也不盡相同。

  美國:“立體”式智能電網

  美國電科院(epri)對于智能電網的定義是由多個自動化的輸電和配電系統(tǒng)構成以協調、有效和可靠的方式運作,包括先進的通訊和控制技術應用和電力輸送基礎設施實現現代化。

  美國的智能電網又稱統(tǒng)一智能電網,是指將基于分散的智能電網結合成全國性的網絡體系,主要包括實現美國電力網格的智能化,解決分布式能源體系的需要,以長短途、高低壓的智能網絡聯接客戶電源,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優(yōu)化輸配。

  在 2010年至2013年期間,美國電力行業(yè)預計花費180億美元用于智能電網技術部署。全國年度智能電網支出在2011年創(chuàng)下新高,為52億美元,符合 arra項目高峰期部署的支出,并于2014年減少到預計的25億美元的年度支出。投資的減少大部分原因是先進的測量基礎設施的花費減少了。

  然而,行業(yè)分析師預計,智能電網分配系統(tǒng)的年度花費量會逐漸增多,由2011年的12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9億美元,而先進的測量基礎設施的花費仍然會降低,從2011年的36億元降到1027年的12億美元。

  德國:“互動”式智能電網

  德國智能電網的定義是:智能電網是集創(chuàng)新工具和技術、產品與服務于一體,利用高級感應、通信和控制技術,為用戶的終端裝置及設備提供發(fā)電、輸電和配電一條龍服務,它實現了與用戶的雙向交換,從而提供更多信息選擇、更大的能量輸出、更高的需要參與率及能源效率。

  德國智能電網是把所有能源產生的電量,都放在一張電網上進行傳輸,但同時,其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大量的it技術,使其更像一張互聯網,因此具有極強的互動性。

  近兩年,德國加大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以現代信息和通訊手段,將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應用于大量的微電網、節(jié)能建筑等多種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有力推動了分布式能源的快速發(fā)展。

  其他國家智能電網發(fā)展情況

  英國已制定出“2050年智能電網線路圖”,并支持智能電網技術的研究和示范,建設工作將嚴格按照路線圖執(zhí)行。蘇格蘭坎伯諾爾德研究中心正在研究智能電網的優(yōu)化問題,提升發(fā)電效率。該中心利用微電網對新技術進行測試,這是蘇格蘭智能大電網戰(zhàn)略的一部分。

  丹麥在2013年啟動新的智能電網戰(zhàn)略,以推進消費者自主管理能源消費的步伐。該戰(zhàn)略將綜合推行以小時計數的新型電表,采取多階電價和建立數據中心等措施,鼓勵消費者在電價較低時用電。目前,丹麥在智能電網的研發(fā)和演示方面處于歐盟領先地位。

  加拿大標準委員會公布的智能電網標準路線圖中建議建立一個指導委員會,來推進智能電網標準化和政策目標制定工作。該路線圖的制定是在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和國際電工委員會下屬加拿大國家委員會的監(jiān)管下完成的。

  巴西電力公司eletropaulo在2013年8月宣布其智能電網項目將采用無線城域網技術。這個項目是巴西最大的智能電網項目。到2015年,智能電網的觸角將伸及巴西圣保羅的各個城市區(qū),滿足6萬家用戶的電力需求。

  韓國智能電網協會正在發(fā)起一項國家計劃,以鼓勵和支持符合國際標準的智能電網專利發(fā)展。該協會支持申請國際專利的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并主持開發(fā)未來可轉化為專利的技術和標準。

  未來發(fā)展趨勢

  在生活中,小到客戶單獨使用的智能電表,大到覆蓋整個電網的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tǒng),均屬于智能電網建設的研究范圍。智能電網突破了傳統(tǒng)電網概念,成功實現了新能源、信息、電力電子等多種先進技術的交叉融合。

  據idc發(fā)布的針對智能電網的投資報告顯示,預計到今年,全球智能電網投資將超過464億美元,其中智能電表的安裝量將持續(xù)保持高增長。

  idc在《2010-2015全球智能電網投資預測》中指出,到2015年,全球范圍內針對智能電網硬件、軟件和服務的投資將在2010年的基礎上增加17.4%,達到464億美元。報告指出,之前在北美和歐洲興起的智能電表安裝熱潮如今已成為全球趨勢。

  2011年全球智能電表銷量達2540萬部,預計到2016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4億,在此期間,全球智能電表銷量的年均增速將保持在33%左右,其中亞太地區(qū)將有強勢表現。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